学术活动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学术活动 正文

报告题目:介观动力学与工业催化剂设计【“可镁科学讲坛”第一百四十六期(2023年8月18日)

发布日期:2023-08-15 阅读量:

报告题目:介观动力学与工业催化剂设计

报 告 人:段学志 教授

报告时间:2023年8月18日 上午9:00-10:30

报告地点:怡山校区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号楼701报告厅


报告人简介:

        段学志,教授/博导,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。2007年学士毕业于湘潭大学,2012年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,师从袁渭康院士、周兴贵教授。2012-2013年在华东理工大学从事师资博士后,合作导师:龚学庆教授;2013-2015年赴挪威科技大学De Chen院士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7年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(东方学者)、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,2019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,2021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,2023年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。

        现任National Science Review编辑工作组成员,Nano Research、Green Energy & Environment、《化工学报》等(青年)编委;作为客座编辑,为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、EcoMat、Green Energy & Environment、《化工学报》和《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》等组织反应动力学与催化剂设计方面的专刊。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,中国化工学会稀土催化与过程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青年委员,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端专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,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反应动力学为研究主线,致力于介观动力学视角下的工业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开发。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、上海市自然科学重大项目、中国石化委托项目等20余项。在JACS、Angew. Chem.、Nature Commun.、Engineering、AIChE J.等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,包括化工三大期刊40篇。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22年中国化工学会“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”、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“科技进步一等奖”、2019年教育部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获得2022年中国化工学会和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“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”,2021年上海市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2020年上海市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,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“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”,2018年中国化学会“青年化学奖”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“青年教师奖”,2017年中国化工学会“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”、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“Outstanding Youth Award”,2016年国际催化联合理事会“Young Scientist Prize”等奖励。


报告内容简介:

        催化技术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支柱,反应动力学是工业催化剂与反应器设计的重要基础。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,聚焦低碳催化与化工过程强化技术,创新提出催化剂主控尺度结构的动力学辨认及调控方法,首创定量描述催化剂介尺度结构(活性位数目和微环境)与介尺度机制(吸附-活化态及分布)的介观动力学,指导高性能催化剂理性设计及精准创制;提出通过构型匹配研究复杂催化体系产物选择性调控的新思路,创新机理及数据驱动的加氢催化剂设计方法,实现目标反应路径定向控制;建立了成型催化剂颗粒外形、孔结构及床层堆积结构的定量描述方法,实现对宏观催化性能的准确预测与优化调控,指导高效能工业催化剂与反应器设计开发。

Copyright © 2014 hbs02红宝石线路化工学院版权所有

地址: 福建省福州市hbs02红宝石线路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邮编: 350108 电邮: syhg@fzu.edu.cn 电话(传真): 0591-22865220

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

学生工作

报告题目:介观动力学与工业催化剂设计【“可镁科学讲坛”第一百四十六期(2023年8月18日)

发布日期:2023-08-15 阅读量:

报告题目:介观动力学与工业催化剂设计

报 告 人:段学志 教授

报告时间:2023年8月18日 上午9:00-10:30

报告地点:怡山校区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号楼701报告厅


报告人简介:

        段学志,教授/博导,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。2007年学士毕业于湘潭大学,2012年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,师从袁渭康院士、周兴贵教授。2012-2013年在华东理工大学从事师资博士后,合作导师:龚学庆教授;2013-2015年赴挪威科技大学De Chen院士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7年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(东方学者)、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,2019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,2021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,2023年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。

        现任National Science Review编辑工作组成员,Nano Research、Green Energy & Environment、《化工学报》等(青年)编委;作为客座编辑,为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、EcoMat、Green Energy & Environment、《化工学报》和《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》等组织反应动力学与催化剂设计方面的专刊。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,中国化工学会稀土催化与过程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青年委员,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端专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,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反应动力学为研究主线,致力于介观动力学视角下的工业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开发。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、上海市自然科学重大项目、中国石化委托项目等20余项。在JACS、Angew. Chem.、Nature Commun.、Engineering、AIChE J.等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,包括化工三大期刊40篇。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22年中国化工学会“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”、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“科技进步一等奖”、2019年教育部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获得2022年中国化工学会和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“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”,2021年上海市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2020年上海市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,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“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”,2018年中国化学会“青年化学奖”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“青年教师奖”,2017年中国化工学会“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”、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“Outstanding Youth Award”,2016年国际催化联合理事会“Young Scientist Prize”等奖励。


报告内容简介:

        催化技术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支柱,反应动力学是工业催化剂与反应器设计的重要基础。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,聚焦低碳催化与化工过程强化技术,创新提出催化剂主控尺度结构的动力学辨认及调控方法,首创定量描述催化剂介尺度结构(活性位数目和微环境)与介尺度机制(吸附-活化态及分布)的介观动力学,指导高性能催化剂理性设计及精准创制;提出通过构型匹配研究复杂催化体系产物选择性调控的新思路,创新机理及数据驱动的加氢催化剂设计方法,实现目标反应路径定向控制;建立了成型催化剂颗粒外形、孔结构及床层堆积结构的定量描述方法,实现对宏观催化性能的准确预测与优化调控,指导高效能工业催化剂与反应器设计开发。

hbs02红宝石线路

地址: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邮编: 350108

电话(传真): 0591-22865220 电邮: syhg@fzu.edu.cn

Copyright © 2014 hbs02红宝石线路化工学院版权所有